羅東運動公園附近有一條整治完成不久的安農溪,溪畔綠草如茵,傍晚時刻不時有白鷺鷥群聚,其旁有座處處透露著設計巧思的建築物,光看外型就足以讓人駐足欣賞;這是民宿畫水River。
畫水 River 是2016年開始營業的,整棟民宿規模不大,僅有五間客房。這五個房間都以水來命名:靚水、觀水、望水、親水與環水。不難想像民宿的主人是多麼地喜歡前方安農溪的美景,也希望住宿的客人能夠體驗,因此將所有的房間名稱都安了個水。
羅東運動公園附近有一條整治完成不久的安農溪,溪畔綠草如茵,傍晚時刻不時有白鷺鷥群聚,其旁有座處處透露著設計巧思的建築物,光看外型就足以讓人駐足欣賞;這是民宿畫水River。
畫水 River 是2016年開始營業的,整棟民宿規模不大,僅有五間客房。這五個房間都以水來命名:靚水、觀水、望水、親水與環水。不難想像民宿的主人是多麼地喜歡前方安農溪的美景,也希望住宿的客人能夠體驗,因此將所有的房間名稱都安了個水。
所有大阪的旅遊書都將大阪城與位於其中的天守閣列為必遊景點;坦白說,初次聽到大阪城,心裡想著印象中古代的城池,那應該占地幅員廣大吧!可是看看地圖,卻發現不是那回事,大阪城僅為一方四周有護城河的寸甲之地,這與印象中的城池的概念完全兜不起來。翻了資料才知道,在日本,城的觀念約略等於歐洲的城堡,為領主的一個私人住宅及防禦基地,而天守閣則是日本城中最高、最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份,具有瞭望、指揮的功能,也是領主統御權力的象徵。天守閣 原稱為天守;日本明治時代後才有天守閣的稱謂。
日本的天守閣依據其保存的情形分成幾種;建成之後保存至今的稱為「現存天守」,全日本僅有12座。其次為「復原天守」,又分成兩類:以木造忠實復原當初天守形態的「木造復原天守」、以及將結構改為鋼骨,只忠實地復原了外觀的「外觀復原天守」。再來為於原本可能的位置考證後重新建造的天守,不過最後建出來的可能與史實相差頗大,稱之為「復興天守」,大阪城的天守即屬於此類。最後一種則是於傳說中建有城堡之地,仿造類似天守閣的建築物,通稱「模擬天守」。
第一次注意到金子半之助是在台北車站二樓的微風廣場,原本想要吃個日本丼飯,卻看到已經排隊到一樓的人潮,不禁立刻打了退堂鼓。之後三、四個月陸續經過台北車站,發現怎麼排隊的人數絲毫沒有減少,這才引起我的好奇心。到底這是甚麼名店?即使是最火熱的日本拉麵登台幾個月後,熱度也會慢慢消退,而這家竟然沒有。
▼林口三井Outlet金子半之助天丼
樂埔町位於杭州南路,日據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安置來台的官員,於此一帶興建錦町官舍。台灣光復後,這些日式官舍就提供予林務局官員使用,可惜之後也荒廢了。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在西元2013年推出「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與民間團體合作,期望這些老房子可以獲得再生的契機。
我與老婆今日來此地用餐,原本我的打算是藉此參觀日式老房子,對餐點不抱有期望,以為僅是一般的套餐。然而用餐的過程卻讓我倆連連驚嘆不已!
東寺位於京都車站附近,比起大名鼎鼎的清水寺,或是由無數朱紅色層層疊疊鳥居組成壯闊長廊的伏見稻禾神社,質樸的東寺似乎少了些光芒。不過只要搭乘火車遊訪京都,當列車進入京都車站前,可以看到一片低矮的房屋中,座落著一座高聳的五重塔。沒錯,這座五重塔就位在東寺內。
猶記得那最後待在京都的半天時光中,因為時間不夠正在猶豫著要去那個景點參觀,錦市場嗎?還是在京都車站內閒逛順便再嚐嚐好喝的京都抹茶?此時腦中突然閃過這座五重塔。到東寺去,來到京都怎麼可以不去參觀這個地標呢?
這次規劃京都旅遊行程時,在偶然的機會下看到「嵐山鵜飼」,這個活動就是欣賞鵜匠操弄鸕鶿捕魚;資料描述是「嵐山通船」這個組織舉辦的,每年只在7至9月間進行,活動前若遇強風或是大雨可能取消,報名的點在嵐山渡月橋畔。
傍晚五點左右,行經渡月橋,接近渡月亭別館時,看見路邊有位人力車拉夫,隨口向他打聽報名點的詳細地點,經過一陣溝通之後,他指了指右前方,說是那兒。於是趕緊至那尋找,看見一小屋,裡面坐了個人,要不是旁邊有貼一張嵐山鵜飼的海報,我還真不知道這就是報名處,在確認今晚的活動照常舉行,並且還有名額後,我們一家四口立刻報名。
再也平常不過的珍珠奶茶,竟然裝在燈泡造型的杯子。這點子太有創意了,光看到照片就有一股衝動想立刻跑去嘗鮮。這天趁著假日,一早出門由台北直奔宜蘭蘇澳,就只為了這珍奶,想想真是瘋了!
▼燈泡珍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