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治武功鼎盛的唐代,遺留至今的木結構建築不多,中國僅有四座;而日本也保有一座唐朝的木建築,唐招提寺。 招提的意思是指於佛身邊修行的道場,寺名唐招提寺,寓意為唐朝來的高僧在此修行而建立的道場。

▼世界遺產,唐招提寺

DSC07189.JPG

相較於近鐵奈良站附近商家眾多,唐招提寺的地點應該算是郊區了,不過一千三百年以前,奈良還是日本國都的時代,這可算是當時京城繁華的地方了。

提到唐招提寺,就要稍微說說鑒真大師的故事。中國歷史上有西行至印度汲取佛法的僧人,例如東晉的法顯與我們所熟知的玄奘大師,也有東渡到日本傳授戒律的高僧,那就是唐朝的鑑真和尚,唐招提寺正是他創建的。

佛教約於西元六世紀時傳入日本,八世紀時達到鼎盛,不過彼時日本並不具有可授「具足戒」資格的高僧來傳授戒律,因而當時的天皇派遣榮睿、普照兩位僧人至中國尋找可以至日本傳授戒律的高僧。

西元742年,這兩位日本僧人隨著遣唐使到達揚州,懇請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傳授戒律,鑒真大師感其一片赤忱,也認為日本乃有緣之國,遂決意東渡,時年55歲。

西元742年至753年(唐天寶二年至天寶十二年)間,鑒真大師東渡五次失敗,甚至於第五次還遇到暴風雨,將船飄至海南島,旅途勞頓之苦讓鑒真大師得了眼疾,甚而導致雙眼失明,可是大師仍然堅持到日本傳授戒律之大願。最後終於在西元753年隨著第十次的遣唐使抵達當時日本的首都奈良,那時大師已經是66歲失明的老人了,回首第一次東渡,費時11年。

西元759年,日本天皇將新田部親王的舊宅贈給鑑真大師,以此創建了律宗的道場,同年8月,天皇賜額「唐招提寺」,宣佈凡是出家人必先到唐招提寺研修佛教戒律,才能選擇自己的宗派。因此,唐招提寺保有唐代建築風格,與中國現存的唐代廟宇建築相較,兩者有著相似的結構,可供相互研究與比較。

唐招提寺的入口為五開間的南山門,購票處位於南山門左側一隅。越過南山門後,即為金堂。

▼南山門正面

DSC07185.JPG

▼南山門側面

DSC07186.JPG  

金堂面寬七開間,深四開間,屋頂屬於廡殿的型式。屋脊立著一對鴟吻,傳說鴟吻為龍所生九子之一,龍頭魚身,性好水厭火,鴟吻咬住屋脊寓意可以興水防火,避免火災。唐代建築屋簷的特點為「出檐深遠、規模宏大」,屋簷舉折坡度和緩。金堂由於後世改建過,因此看起來較為陡峻。

▼金堂正面,上為一對鴟吻

DSC07193.JPG  

金堂內中央呈放三尊佛像,正中為盧舍那佛,左右兩側為千手觀音與藥師如來;兩側尚有四大天王立像,此為日本國寶,不允許照相。應該是唐風影響,我覺得這些神像的臉貌呈現圓潤風貌,符合唐朝佛像的特徵。

金堂的佛像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千手觀音菩薩。此尊佛像本名為「十一面三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注意細看佛像的正面,額眉正中有第三隻眼,而菩薩頭頂的寶冠有10個佛頭,加上菩薩本身面容就湊成了11個佛面。一般我們所熟知的千手觀音神像造型雖然號稱千手,不過實際的造型上也僅是於原本的兩條手背外再多出些手臂以意喻千手;然而此尊觀音可真的是擁有953隻手,除了拿著不同的法器外,手掌也有寫著「眼」,千手與千眼表示可以看到無數的眾生與具有無限的力量。

▼由講堂前方取景金堂背面照

DSC07212.JPG  

▼金堂側面照

DSC07208.JPG  

 ▼金堂正面走廊

DSC07205.JPG  

金堂四周柱子的柱頭上有施柱頭鋪作,樣式為一跳偷心,雙抄單下昂。這個地方很有趣,梁思成教授發現它的昂嘴是矩形,截斷面與地面垂直,且微微往上翹;而中國自晚唐之後,昂嘴不會往上翹,且會由上往下削成尖嘴的樣式。柱頭與柱頭之間,沒有複雜的補間鋪作,上下枋間僅用矮柱與一個斗相接,梁思成教授認為這是南北朝、初唐的古風;而轉角則施轉角鋪作。

▼金堂柱頭上斗拱,一跳偷心,雙抄單下昂,昂嘴為矩形向上微翹

DSC07197.JPG  

▼金堂轉角柱頭上斗拱,右方的補間鋪作具有初唐的風格

DSC07201.JPG  

 ▼平遙鎮國寺的斗栱,昂嘴為由上往下削成尖嘴的樣式,稱為劈竹昂

DSC06024.JPG  

金堂後方為講堂,這座建築是鑑真大師創寺之初,由宮廷賜予的平城宮東朝集殿遷移改建而成,面寬九間,深四間,屋頂屬於單簷歇山式。

▼講堂

DSC07211.JPG  

▼講堂側面

DSC07214.JPG  

鼓樓位於金堂與講堂之間的東側,高兩層,供奉鑒真大師由中國帶去的舍利子,也稱為舍利殿;西側為鐘樓,與鐘樓相望。

▼鼓樓

DSC07213.JPG  

▼鼓樓與講堂

DSC07206.JPG  

▼鐘樓

DSC07230.JPG  

禮堂旁為寶藏與經藏,為唐招提寺收藏佛像法器與經書的地方。

▼寶藏與經藏

DSC07233.JPG  

本坊裡面,擺放著許多盆蓮花,細看之後,才知每一盆都是一個品種,共有48種,廟方還做出位置圖並標示品名,以供遊客欣賞。

▼本坊

DSC07225.JPG  

▼本坊內種的荷花

DSC07220.JPG  

▼本坊內種的荷花品種

DSC07223.JPG  

▼本坊內種的荷花品種位置圖

DSC07222.JPG 

鑒真大師圓寂前,弟子思托使用「脫活乾漆」的方式,為他塑造了一尊彩色塑像,這座塑像存放於御影堂內,每年僅有數日開放。2010年,京都市下京區美術院複製此尊塑像,並於唐招提寺開山堂公開展示,不過雖然是複製的,仍然不允許攝影。我們在開山堂瞻仰大師的面容後,結束了此行唐招提寺的參觀。

後記:西元1995年發生阪神大地震導致金堂木柱移位,歷經兩年的審視建築架構後,於2000年開始了金堂大修,將金堂內各組件逐一拆解修復後再組裝,歷時十年於2010年完成。如今由外觀來看,絲毫看不出有任何修補的痕跡或是與原有結構不協調之處,古蹟修復的最高境界就是這樣子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ber 的頭像
    Weber

    且聽韋柏說三道四話行腳

    We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